杨匏安,广东珠海人,是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。
1915年,杨匏安赴日本求学,广泛接触西方思想,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,逐渐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。回国后,他担任广州时敏中学教务主任兼《广东中华新报》记者。1919年,他在《广东中华新报》上分19次连载文章:《马克斯主义—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》,这是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。
1921年,杨匏安加入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,成为继谭平山等人之后广东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。1924年秋,中共广东区委成立,杨匏安任区委监察委员,与周恩来、陈延年等一同工作。1925年,他与邓中夏、苏兆征等人一起到香港发动工人运动,港英当局为了破坏工运将杨匏安等逮捕入狱,20多万工人闻讯后无比激愤,更增添斗志。因无证据,50天后港英当局只得将杨匏安等释放并驱逐出境。回到广州的杨匏安更坚决地投身到这场反帝爱国的斗争中。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一致通过聘请杨匏安为顾问。不久,又请他担任香港罢工工团宣传学校名誉校长。
1931年,杨匏安在上海工作时因叛徒告密被捕,蒋介石多次劝降,他都不为所动。就义前,他作《死前一夕作▪示难友》一诗勉励狱中难友,诗曰:慷慨登车去,相期一节全。残生无可恋,大敌正当前。知之穷张俭,迟行笑褚渊。从兹分手别,对视莫潸然。1931年8月,杨匏安慷慨就义,年仅36岁。